一、興築歷程 落成營運
  1975年4月5日午夜11時50分雷雨交加,蔣中正總統因心臟病突發溘然長逝。同年6月,行政院接受治喪大員會議之決議,順應輿情,決定在臺北市興建一座中正紀念堂,並核定設立「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指派俞國華等16位委員。7月1日籌建小組成立,內設三組,設計組由費驊先生負責,財務組由周宏濤先生負責,工程組由趙聚鈺先生負責,秦孝儀先生負責籌辦展視室。1976年10月12日另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推舉張群等25人擔任指導委員,指導各項建堂籌劃與興建工作。
籌建小組為進行建堂工作,前後共召開19次委員會議,直至1980年10月21日結束任務。籌建期間,該小組慎重擇定現址為建堂基地,公開徵圖設計模型,並由國內外專家複審,最後由政府定案。中正紀念堂第1期工程於1980年3月竣工,4月4日落成開幕,4月5日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 委員名單
俞國華(召集人)、林金生、蔣彥士、高魁元、趙聚鈺、費驊、賴名湯、謝東閔、蔡鴻文、周宏濤、秦孝儀、張豐緒、林挺生、辜振甫、徐有庠、王永慶
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 委員名單
張群(主任委員)、何應欽、陳立夫、倪文亞、王雲五、于斌、錢思亮、黃少谷、谷正綱、黃杰、林柏壽、吳經熊、連震東、陳啟天、徐慶鐘、張寶樹、謝東閔、孫亞夫、劉濶才、戴炎輝、劉季洪、周百鍊、蔡鴻文、林挺生、林洋港
(一)建堂基地和建物配置
  有關建堂地點,籌建小組接到各界建議甚多,如士林、慈湖、外雙溪等地,更有民眾有意捐獻土地。該小組於1975年7月2日召開第1次會議,擇定臺北市營邊段地區,即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地段為建堂基地;並將區內林森南路轉入地下,進行整體規劃。
建堂基地總面積約25萬平方公尺,追溯前身於清朝時為練兵場,日據時期成為山砲隊與臺灣步兵第一聯隊的駐地,臺灣光復後改為陸軍總部軍事用地「營邊段」,直至1970年代,政府原有意將此地規劃成現代化商業中心,因蔣中正總統的逝世,轉為元首紀念場域。
籌建小組綜合各方意見,將建堂基地整體規劃為中正紀念公園,其內設置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國家劇院等三項建築物,並提出建築設計構想,包括表達中國文化精神;創建新穎設計,並具有莊嚴而獨特之風格,以及有效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講求經濟與實用。
(二)建築設計及總統塑像
  籌建小組於1975年8月徵詢大專院校建築系主任及建築師的意見,據以研定紀念堂建築設計原則,登報徵求海內外我國建築師提供建築設計建議書,共有43家角逐,經專家學者初審入選沈祖海、藍銘光、楊卓成、陳勇男、莫晨?等5組建築師。該等建築師繼續提出設計藍圖與實體模型,於1976年5月在經濟部商品檢驗局大禮堂進行展示。籌建小組聘請虞兆中(召集人)、陳其寬、張祖璿、朱尊誼、蔣復璁;國外聘請貝魯斯基(Pietro Belluschi)及卡特拉諾(Eduardo Catalano)等專家學者審閱模型,經1976年7月7日籌建小組第8次會議決定錄取楊卓成建築師的設計方案,並分兩期辦理,第1期興建中正紀念堂、亭園及牌樓、迴廊等附屬工程;第2期完成音樂廳與國家劇院。
蔣中正總統坐姿造像部分,籌建小組參考各處現有國父及蔣中正總統塑像,評比結果以陳一帆先生所塑者之形貌逼真,最能表現總統莊嚴慈祥的神態。1976年4月30日陳一帆先生以總統1973年所攝著中式長袍馬褂坐像為本,以油泥塑造1.8公尺高之總統坐像。1977年11月籌建小組與陳先生簽約,並向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借用其木柵辦公處前網球場空地(中興山莊),搭建18公尺高的塑造工棚,陳先生和其助手在該處依先前製作1.8公尺的總統坐像模型為本,以油泥塑造巨型銅像,經專家評鑑後,同年翻製為樹脂像,並於1979年使用金礦公司配製供用之25公噸青銅鑄製銅像。
(三)財務籌劃與調度
  籌建小組委託臺灣銀行與郵匯局各地分支行局,代收各界人士捐輸之款項,另有以實物捐獻,如新竹玻璃公司捐獻建堂所需全部平板及壓花玻璃、遠東媒氣公司捐獻中央系統式媒氣設備、功學社捐獻大型鋼琴、嘉新水泥公司捐獻水泥二萬包等,旅日華僑及國內團體與個人捐獻花卉及樹木者亦多,有助於紀念堂的興建。
籌建小組第19次會議通過建堂經費結算報告,截至1980年9月底止,各界捐款約二億餘元,國庫撥款約七億餘元,加上利息收入總計十一億餘元,然全部工程及總統塑像費用總支出約十二億餘元,不足之數另編列預算支應;後續捐款悉數繳交國庫。
(四)工程興建
  時任榮工處副總工程司兼中正紀念堂施工處主任林椰官曾說:「中正紀念堂是永久性的建築,小自一根釘,大至一根樁,都要有最好的品質和最妥善的考慮。」(摘自1979年4月5日大華晚報)
建堂基地上原有房舍、防空洞、游泳池約三百四十餘所,1976年4月起委由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簡稱榮工處)分成四區分期拆除清理,區內大樹洽請臺北市政府妥為保護,每株編號登記,在測量圖上註明位置,作為設計公園之參考。籌建小組於1976年10月31日蔣中正總統九秩誕辰之日上午11時舉行破土典禮,由總統府資政兼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群先生致詞,嚴家淦總統主持。破土當日進行土壤探勘作業,1977年4月進行基樁工程,12月1日正式施工,由榮工處承建。紀念堂整體工程甚為艱鉅,從籌劃、設計到施工均由國人自行負責擔任,當時在榮工處嚴孝章處長及林椰官主任的領導下,經由榮民這群無名英雄不分晴雨、不分晝夜地施工,全部工程於1980年3月20日竣工,歷時約28個月。
紀念堂整體工程結構特殊,品質要求嚴格,創下多項當時建築空前未有之特色:
(1) 結構施工中,首次使用「自昇塔式懸臂混凝土澆築機」,能在高空中作360度旋轉,並以2部巨型塔式吊車同時吊裝,將繁重的模板、鋼筋、鋼管鷹架等主建材吊運到任何建物的高度上。
(2) 國內第一座無構架剪力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無虞四面八方傳達之地震力,並以立體構架之特性,承載高大的屋頂,使40公尺見方面積之上廳,中無一柱一樑。
(3) 採用快速、無噪音的反循環基樁施工,每根樁長約44公尺,深達地下卵石層內,共410支樁。
(4) 首次引進英國布朗博士研究成果,利用「壓力失水試驗」及「空隙計量試驗」控制混凝土的最佳壓送情況,並與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合作,進行多次混凝土配比及含水量試驗,控制混凝土的品質。
(5) 首次使用懸掛法安裝內外牆的大理石,係將不鏽鋼組件固定在混凝土牆面上,再將刻有嵌槽的石板掛上,可保持石材的乾燥。
(6) 首次使用分離法鋪設地面花崗石。
(7) 採用桃園龍潭蔡家製作的琉璃瓦達40萬片。
(五)紀念堂落成開幕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 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於1980年4月4日上午10時在瞻仰大道(今民主大道)舉行,由蔣經國總統主持。典禮中,嚴前總統家淦以「毋忘遺訓,力行遺訓」為題致詞,籌建小組召集人俞國華先生報告籌建概況,紀念堂興建落成32位海內外獻建代表,由總統府國策顧問蔡培火先生代表將一座中正紀念堂模型獻予蔣經國總統,並舉行按鈕啟門儀式,500位大專學生合唱團齊聲唱出蔣中正總統紀念歌。隔日適逢蔣中正總統逝世五週年紀念日,紀念堂正式開放,當日參觀人潮達十餘萬人。
二、組織更迭
  (一)草創時期
    1980年2月籌建小組延聘時任行政院國軍退輔會反共義士輔導中心主任駱鵬先生為「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籌備組」主任,同年3月1日籌備組成立,先期報到十餘人。當時紀念堂內部尚未竣工,加上籌備組開辦經費短缺,配合落成開放之需,乃向退輔會暫借辦公室,直至1980年3月22日移入紀念堂作業。草創初期由籌建小組督導,報到人員計23名,陸續增為37人,以臨時任務編組,展開籌備工作,策訂工作計畫,遴選技術人員,協調接管維護等,並於1980年3月10日、12日首次分二批甄選服務人員。文物展視室部分,由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派遣總幹事胡璞玉先生負責策劃,並請政戰學校派部分藝術系畢業學生協助布置。
  (二)籌備時期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籌備組」尚未決定歸屬為政府部門之際,於1980年4月1日至6月30日以財團法人型態營運,暫隸屬於籌建小組,並比照國父紀念館模式擬訂組織規程及編制,在處長、副處長、秘書下設一至三組、機電、展視、警衛、會計四室及人事管理員,初具管理處雛型。1980年5月14日成立「永懷 領袖文物宣揚小組」,由黨史會指導;史蹟電影受行政院新聞局指導;一般行政管理受籌建小組及行政院退輔會指導。堂內辦公桌椅用具及陳設物品、警衛與服務員制服等,均由黨史會等單位設計及購製。紀念公園初期由原造園承商-新生園藝公司繼續負責維護,直至1982年7月1日本處收回管理。
  (三)改隸三部曲
    1980年5月行政院指定臺北市政府為中正紀念堂的管理機關,同年7月1日「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正式成立,改隸臺北市教育局,當日市府派員交接,由原籌備組駱鵬主任,奉派代理管理處處長,負責接管事宜。組織架構由原有三組簡併為二科,其餘編組不變,改用市府行政規章,管理上並受「中正紀念堂指導委員會」督導,該會由嚴家淦等22名委員組成,警衛編配則受國家安全局指導及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支援作業,直至1980年10月下旬處務漸入正軌。
    中正紀念堂指導委員會 委員名單
嚴家淦(主任委員)、張群、何應欽、陳立夫、連震東、陳啟天、蔡培火、吳三連、陳啟川、馬紀壯、蔣彥士、俞國華、邱創煥、高魁元、費驊、周宏濤、朱匯森、趙聚鈺、林洋港、秦孝儀、李登輝、林挺生、瞿韶華
    1986年7月行政院衡酌中正紀念堂之定位與屬性,遂決定將之劃歸中央,7月1日上午舉行改隸移交典禮,臺北市教育局毛連塭局長代表移交人將印信交與謝毅處長,教育部社教司周作民司長監交,7月15日完成移交,改隸教育部掌理,更名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成為社教機構之一。編組由原有二科四室一員改設文教、展覽、園藝、總務、機電、警衛六組及人事、會計二室。2012年5月20日,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本處自教育部改隸文化部管理,編組更動為綜合規劃組、文化資源組、研究典藏組、展覽企劃組、推廣教育組、工務機電組六組及人事、會計二室。
三、建築之美
  (一)紀念堂主體
  紀念堂坐東朝西,整體建築設計傳承中華文化特色之美。主體面積約1萬5千平方公尺,建於三層方形基座,代表「中正」之意,四面外牆以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堂頂呈尖狀八角形,正看如與天接之「人」形聚於其上之寶頂,以寓「天人合一」的思想;屋頂用寶藍色琉璃瓦,藍中帶紫,與燦爛的陽光相映,金黃色的寶頂益顯昇華光耀。紀念堂與正面牌樓之間為瞻仰大道(2007年更名為民主大道),係為鋼筋混凝土構造表面洗石子鋪面磚,總長380公尺、寬40公尺。從紀念堂正面登上89級的白色石階,象徵蔣中正總統享年89歲,極目望去可得寬闊視野,俯瞰八角頂的紀念堂、廡殿頂的國家戲劇院,以及歇山頂的國家音樂廳所構成的三山並立布局,還能遠眺總統府。
紀念堂高70公尺,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正廳,大門為兩扇高16公尺、重達75公噸的青銅浮雕拱門,廳內中置蔣中正總統坐姿銅像,銅像高6.3公尺,臺座高3.5公尺,上方刻著總統遺囑,背後的白色大理石牆面鑲刻總統遺墨:「倫理、民主、科學」,代表其政治思想的精義;兩側牆上鑲刻著:「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代表總統畢生奮鬥的動力和理想。舉目上望,堂內屋頂為檜木天花板,並有以青天白日國徽為設計的大型藻井,藻井四周圍繞著斗拱及各式精製的木雕花,間接採光,柔和而寧靜,地坪為淺紅色花崗石,不加任何漆染,純樸中更顯莊嚴、平和的感覺。
紀念堂的下層內部為宮殿式設計,四周樑柱、天花板飾以金黃色瀝粉畫。開堂時設有「永懷 領袖文物展視室」,陳列蔣中正總統衣冠、文獻、手稿及勳業圖片等,電影室則放映蔣中正總統相關影片;惟經歷多次空間調整、整建後,電影室改為演講廳(今中正演藝廳),並增設展廳、藝廊及研習教室等,提供社教及藝文活動。
(二)牌樓、迴廊及角亭
  紀念堂面向中山南路設有正面牌樓一座,高30公尺,寬72公尺,採「五間六柱十一樓」的建築形式,白色立柱刻有精緻浮雕,以繁複堆疊的斗拱撐起寶藍色琉璃瓦屋頂,上題採歐陽詢體之「大中至正」四個銅鑄大字匾額,由秦孝儀指定,源於王陽明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表現蔣中正總統平生志節和精神,這四字由書法家楊家麟先生以棍棒、鐵絲縛以麻繩沾紅土水而寫成;惟於2007年拆匾風波下,「大中至正」遂更名為「自由廣場」,為王羲之書法集字體。
另於信義路及愛國東路之南北兩側各設牌樓一座,高13.8公尺,寬19.7公尺,採「三間四柱三樓」的建築形式,分別命名「大忠門」、「大孝門」,以發揚大忠大孝的民族精神。沿著中正紀念公園東南北三面建有古色古香的迴廊,高5.5公尺,全長1,200公尺,其牆上每隔4.5公尺分嵌中式燈籠窗1個,共有26種鏤空花格與形狀,增添迴廊空間穿透感,頗具中式建築的趣味。迴廊轉角處以4座造型與牌樓相近的角亭相連,高11.1公尺,形式與用料均與牌樓相同,廊下除可遮陽避雨外,常是民眾奕棋、運動及休憩的最佳場所。
(三)中式庭園
  紀念堂四周闢為中正紀念公園,採用我國歷代庭園的結構和式樣,左右正前方分別建有雲漢池及光華池,兩池命名係源自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何應欽委員的構思,並由鐫刻名家蔡海?於1981年1月勒石為銘,面積皆約3,000平方公尺,為不規則形狀的人工池,四周錯落各式仿山石造景,池中錦鯉優遊,與池畔白色的半圓形拱橋相襯,饒富中式園林藝術的雅緻風景。園區內選植之樹木花卉,依隨季節變化,無論是沈浸於早春綻放的梅花、櫻花,或在炎夏時走進虎背區的南洋杉步道,都能盡情體驗園區多樣風貌。此外,園內設有忠勇、親民、自強等三處水泥地健身場,成為民眾練拳、跳舞等場所,並於1989年11月在進入大孝門側園區迴廊邊,完成臺北市信義扶輪社服務社會大眾而築贈之健康步道,復於12月下旬本處在忠勇健身場附近自建另一處健康步道,提供民眾踩行養身。
四、元首身影 永恆追思
  紀念堂開放初期,參觀人士絡繹不絕。為加強接待參觀服務,本處籌備期間甄選38名服務員,擔任參觀接待、引導、翻譯等工作。中外訪賓除前往銅像大廳瞻仰總統銅像,觀賞儀隊交接表演外,亦於文物展視室、電影室觀看蔣中正總統的思想行誼和德業事功。1986年7月本處改隸教育部,啟動紀念堂保留區整建規劃案,委由榮工處闢設圖書館、展覽館。此時開始辦理文教活動,例如1986年以紀念大會、展覽、出版等方式舉辦蔣中正總統百年誕辰系列活動;1988年推出蔣經國總統特展、蔣公畫紀特展;1990年臺北燈會熱鬧登場等。此外,1980年代後期國內社會民主風氣漸開,紀念堂逐漸成為遊行集會的據點,例如聲援大陸學運、野百合學運等,記錄臺灣社會變遷的軌跡。
(一)訪賓絡繹不絕,加強導覽宣傳
  紀念堂開放前六年,參觀人數已逾五千萬人次,訪賓來自世界各地,除了政要官員,如史瓦濟蘭王國總理馬班達親王殿下、馬紹爾群島總統卡布亞、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摩納哥王國元首雷尼爾三世暨王妃葛麗絲凱莉等,亦有知名人物,如美國奧斯蒙兄妹團體、大衛魔術師等。本處編印多國語言的紀念堂簡介,製作各式紀念品贈送訪賓。
銅像大廳每日禮兵交接由國防部三軍儀隊擔任,陸軍著草綠色軍裝,空軍著深藍色軍裝,海軍有黑白二色軍服替換,踏著堅定莊重的步伐,兩兩交接,整齊劃一的槍法表演迄今仍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最後一批禮兵於大廳銅門關閉後,行至堂前廣場進行降旗儀式。開堂之初,文物展視室分成6間展廳,陳列蔣中正總統生平事蹟圖像及紀念文物;電影室(今中正演藝廳)以放映蔣中正總統史蹟影片為主,1982年起亦放映「永懷 領袖」、「蔣公與臺灣」、「蔣公與中國」、「蔣公與世界」、「永恆的懷念」等本處自製之多媒體幻燈影集,內容更為豐富生動。
(二)啟動保留區整建,確立社教功能
  紀念堂開放時,堂內大廳兩端尚有未使用之保留區仍維持拆模板後之原狀。本處改隸教育部後,毛高文部長於1988年12月指示保留區空間依未來用途作整體之規劃整修,續於1989年5月10日開會決議由本處協同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組成「中正紀念堂大廳保留區整建規劃小組」,該小組於1990年9月19日研提「中正紀念堂保留區整建運用綱要計畫」,規劃演講廳、視聽教育中心、展覽館及蠟像館,分別提交俞國華指導委員等5人組成之專案小組會議、本處與國立國父紀念館指導委員會會議討論後,1990年11月9日通過保留區整建案,決議保留區西側闢設圖書館(含視聽教育室),東側規劃為展覽館,全部工程自1991年10月21日起施工,1993年3月下旬竣工,對日後推動社教工作甚有助益。
(三)擴辦元首紀念活動,燈會帶動人潮
  每逢元首紀念日及民俗節慶,紀念堂舉辦許多活動。1986年適逢蔣公百年誕辰紀念,本處辦理系列活動,包括3月至4月間支援縣市地方首長進行百年誕辰獻樹活動,在園內虎背區前種植肯氏南洋杉、百年鐵樹等,5月許水德市長獻植龍柏26株;10月31日舉行紀念大會,邀請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主持,並舉辦蔣公遺訓書法展覽、出版《中正紀念堂季刊》及放映「永懷德澤」多媒體幻燈影集等。1987年7月起本處敦聘時任「永懷領袖宣揚小組」負責人劉維開先生編撰內容,由當代知名書、畫家各10位集體創作,以蔣中正總統史畫及書法描繪史實,於1988年10月編印出版《蔣公畫紀》,並在懷恩藝廊(今美齡藝廊)舉辦特展,展出22位書畫名家共同完成之200件字畫原件作品,1990年8月在各縣市文化中心或社教館巡展,1991年赴日巡展。
此外,1990年2月交通部觀光局為慶祝元宵節,首次以大型節慶活動形式,以飛龍在天為題,在紀念堂舉辦「臺北燈會」,由全國旅遊業、廟宇提供並展現各式各樣精巧美麗的花燈,吸引約70萬人次的觀眾,蔚為大觀,並從該年起至2004年止每年均固定在紀念堂舉辦元宵燈會,成為國內外民眾歡度元宵節之必遊景點。
(四)紀念堂與時俱進,見證社會變遷
  1980年代後期國內民主風氣漸盛,政治與社會環境劇烈變動,從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1988年蔣經國逝世、解除報禁,乃至1989年解除黨禁,以及1990年野百合運動等,紀念堂開始成為政黨、學生及民眾集會遊行的據點,記錄臺灣社會變遷的軌跡,例如民進黨首次於1989年1月在正面牌樓前集會,並將廣場的國旗更換為黨旗,同年6月國內各級學校學生在廣場聲援大陸天安門學運;1990年大學生集結在紀念堂廣場靜坐抗議,要求政府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等,矗立於廣場上的民主野百合成為學運標誌。